多数灌区现有灌溉用水计量点(斗口计量)多,采用工流速仪法和浮标法测量,同样存在测次少、精度低,占用人工等问题,急需改进。
平原灌区田间渠道坡降小、水头低、无落差、出水口和节制闸距离测段近,无法提供平稳水流和自由流条件,限制了一些计量方式的使用,同时轮灌制度、野外条件、用水习惯、灌后设备管理等又对测法及设备提出更多要求,要求不需水头差、无水头损失、不阻水、配套设施少、价格低、能通用、能回收、操作简单、精准可靠。
我司一直致力于斗口计量方式和计量设备的试验与改进,在试用关系曲线、闸门量水、堰槽量水、翻斗量水等没有取得满意效果后,又回归传统测法并致力于电子化实现,通过不断进行功能性能开发、进行适应性改进和一体化优化、并简化结构、简化操作,形成了灌区特有的斗口计量设备——一体式测船,测船很好地适应了田间渠道特点和水流特性、更加符合基层管理情况和用水户需求。
①高精度、运行稳定
基于断面流速法测流,适合标准断面渠道,适应各种流态,受附近出水口节制闸干扰少,运行条件容易满足,也不干扰水流。
②低价格、有取舍空间
独成系统,无附属设施,可配套多种流速、水深探头。设备可在多个计量点间交叉使用,适合轮灌模式、减少设备总量,提高设备利用率。
③简单易用、管理无忧
通过GPS自动定位所在位置,自动适配断面参数,无需人工修改设置,随放随测,一键启动,通用性好。一体化结构,便于安放、移动和回收,室内保管,避免停水后在野外损坏,还能自动上报位置和工况,联络永不中断,方便管理,位置坐标可使设备融入地图平台实现分布式显示。设备不阻水、不影响灌水,用水户易接受,对使用者要求低。
④智能计算
沿用测流设备数据处理算法,增加水量换算系数,可考虑沿程损失或其它水量调整需要,真实计量灌水量。
设备已经成熟,正在部分区域和灌溉站试验应用,船体外观有待改进,集成平台有待开发,还需要进行计量收费一体化和测量控制一体化等方面的深度开发,争取在普及后达到无计量不放水、无水量不收费的灌溉管理模式。